本帖最后由 老马 于 2012-2-22 13:28 编辑
7 p: ^, Q' d# m
2 H) I3 S! c% `9 s肺鳞癌相关基因突变6 E$ c5 _+ I" h( O5 R. I2 j2 K, h
5 Q4 u& t/ N% k, F/ F [6 ]3 X8 e
LKB1基因由芬兰和德国学者于1998年克隆得到,该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的19p13.3,几乎所有的人体组织均有LKB1 RNA 表达。LKB1的编码产物是一相对分子质量为60 000 的丝氨酸?苏氨酸蛋白激酶,由433个氨基酸组成,其中第43~88 氨基酸残基为其核定位信号(NLS) 序列。LKB1既可通过NLS定位于细胞核,也可通过与LIP?1或STRAD作用而锚于细胞质。
1 ^+ O7 U8 b4 r0 l# uLkb1肿瘤抑制基因所发生的突变见于Peutz–Jeghers综合症患者,这些患者癌症发病率增加。现在,Lkb1突变已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鳞状肿瘤亚型中被发现。在一个Lkb1缺失与K-Ras突变相结合的肺癌小鼠模型中,出现了比只有K-Ras突变时更有侵略性的肿瘤,这些肿瘤经常被划分为鳞状大细胞肿瘤。所以,Lkb1缺失调控肺癌分化,而Lkb1缺失还可能是预测疾病发展和扩散的一个有用的标记。由LKB1调控的通道代表可能的治疗目标。 9 a; n2 q0 ^( l" i
出生时就携带LKB1缺陷版本的人往往会发生Peutz-Jeghers综合症,其主要特征是肠道生长和特定癌症风险的增加。这种基因的非遗传性突变在一些肺癌中存在。这意味着LKB1正常情况下能够抑制肿瘤的形成。突变版本的这种基因则不能起到癌症“刹车”的功能。(Peutz-Jeghers综合症又称皮肤粘膜黑色素斑-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症,具有三大特征:多发性胃肠道息肉;特定部位的皮肤及粘膜的黑色素斑点;遗传性。)
0 q+ R! z- m( r5 _! r @; W, Whttp://www.bioon.com/biology/cancer/310595.shtml |